实验比赛现场
郑州七中王晓蕾、王亚琼、柴进老师(从左至右)比赛中
实验装置实物图
利用郑州七中先进氢气传感器检测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做出的努力
分析实验产生的原因
10月25日,河南省第三届化学实验创新大赛在郑州市商城饭店三楼会议厅举行,来自河南省各地市的38组选手齐聚一堂,展示了科学严谨、丰富多彩的创新实验。郑州七中的王晓蕾、王亚琼、柴进三位教师代表郑州市参加此次比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任务,还完美地展示了郑州七中的科研实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郑州七中参赛课题是“用Cu做电极点解CuSO4溶液,阴极是否会析出H2”。大多数老师认为以Cu做电极电解 CuSO4溶液的实验中,铜离子是优先于氢离子放电的,所以阴极只析出Cu不析出氢气,但通过七中三位老师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通过演示实验,证明离子的放电顺序会随着电压,离子浓度、电流密度等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放电顺序并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他们还做了电解精炼铜的实验,通过数字化传感器证明粗铜电解精炼过程中铜离子浓度并不是减小的,反而是增大的。
实验内容纠正了老师们的教学误区,突破常规、大胆创新,比赛时现象精彩、讲解清晰,不仅赢得了现场同行的高度赞许,更得到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此次成绩的取得,与郑州七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郑州七中自2015年起,就建立起两个化学数字化实验室,配备60套专业的数字化仪器,并请专业人员为教师们进行数字化仪器的培训。同时,还大力引进实验员,研究生学历占70%,提高了郑州七中实验教学方面的科研能力,此外还聘请化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李玉安老师为督学,督促和指导一线教师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了郑州七中的教师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