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下的幽门螺杆菌
13C呼气试验流程图
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出现的问题
前段时间的体检结果领回来了,郑州七中高中部好多老师领到结果后都发出了这样的惊叹:“咦!这是咋啦?”原来今年的体检项目多了一项“13C胃癌胃炎治病因子”,很多老师都出现了阳性。那么什么是“13C胃癌胃炎治病因子”?这个说通俗点就是一个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那么幽门螺杆菌超标又说明什么问题呢?郑州七中高中部校医室就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知识,让我们大家了解和认识它。
1、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简称 Hp,是主要生长在胃窦部的一种需氧菌,因呈典型的螺旋形或弧形而得名,是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有着较强的传染性,可以通过口口、接吻、打喷嚏传染,比如患有慢性胃炎的家长喂给孩子嚼过的食物就可能将自己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2、幽门螺杆菌( Hp)会传染吗?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Hp 具有传染性,人是 Hp 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可以是口到口(共用餐具、水杯),胃到口(胃里反流到口腔),还可以是粪到口(Hp 可随大便排出),例如,在经济落后的某些地区,居民在河的上游洗马桶,下游洗菜,就很容易发生粪-口传播。还有的父母喂养婴儿时,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这样也导致 Hp 的口-口传播。
3、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溃疡或者胃癌吗?
经常会有人疑问自己体检查出了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是并没有腹痛等胃溃疡的症状,那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呢?我国成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约是40%~60%,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大约在17%左右,因此得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胃溃疡,也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应该根除。
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指征,2012年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同时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或胃粘膜萎缩、胃早癌等伴随疾病或者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应该及时正规足量的根除Hp治疗,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可以继续观察而不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4、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以预防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预防 Hp 感染及其危害必须从饮食入手,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目前认为口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比如恋人之间的接吻,因此,幽门螺杆菌也被叫作「接吻病」;家长将食物嚼碎之后再喂给孩子;共用餐具;等等。
以下几条为饮食的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多吃少餐,禁止吸烟饮酒。饮食要营养丰富,提倡温和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4)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共用餐具应保证餐具的彻底消毒,家里有 Hp 感染患者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5)有 Hp 存在的父母们,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注意口腔卫生,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要经常蒸煮消毒。
郑州七中高中部校医室
图/文:李亚锋/时莹莹